见到刘焉给使了眼色,刘璋顿时会意,突然想起刚才刘焉说自己最近吃不好睡不好,连忙追问:
“父亲可是遇到什么烦心事,能否告知孩儿,儿或许能想出办法为父亲分忧。”
刘焉本来只是不想学习华佗的五禽戏,使眼色让刘璋出声解围。
没想到刘璋问他这两天的烦恼,想到这事就有些烦闷。
但是想到神医儿子,突然惊喜的看了眼华佗,然后跟刘璋解释这两天头疼的问题,
“季玉你有所不知,为父派张鲁在巴东安置灾民,在安置灾民的时候,发现了有一片地区好像有许多人感染疾病,像是瘟疫。”
“现在士兵封锁了那一片地区,约有二千人还在那片地区没有出来,张鲁前日快马赶回向我禀告此事,若真是瘟疫,那只能是……”
后面的话他没有说出口,但见到刘焉面露狠色,大概也能猜出应对方法。
不外乎就是让这些人自生自灭,狠辣一点的甚至直接放火烧死他们一了百了,瘟疫在大火面前也会化作飞灰。
一旁的华佗听见有疑似瘟疫出现,面色凝重的问道:
“明公可知,这得了病的人都有什么反应,多久会传染,现在有多少人死于这个病状。”
华佗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,都是专业性比较强的,华佗想详细的了解一下这个疫病的发病症状、传染性、致死率,自己好针对性的解决问题。
这个问题永安县令写了一封奏报,张鲁拿来给刘焉看过,回道:
“病状多为腹痛、腹泻,传染性极强,但从发现病情到现在,得病的人死亡的不到五十。”
刘璋在旁边听的这个症状有些熟悉,怎么这么像是病毒性流感呢,传染性特别强,得了的人都有腹泻和腹痛,致死率却不高,这都符合病毒性感冒的症状。
华佗听完以后,也觉得是伤寒,这个时代还没有病毒性感冒这么一说,普通的感冒症状都叫风寒入体,这传染性的病症就称之为伤寒。
“既然是伤寒病症,事不宜迟,佗准备前往救治。”
华佗立即向刘焉请辞,准备只身前去救治这些伤病人员。
华佗想的是尽力而为,能救一个是一个,他是大夫,也只能想出这个办法了。
但是刘璋不这么想,华佗自己一个人前去,累死了也救不了多少人,得有效的组织人力、物力进行救援,不让这流感扩散的同时,把这些人全部救下。
看华佗焦急的要走,刘璋急忙拦住他,跟华佗道:
“先生不忙走,你一人终是力有不逮,还需从长计议,待我号召城中所有大夫来此,再准备好救治药物,亲率大军护送你们前去救治。”
刘璋向刘焉说了一下救助的方法,
“父亲,可先派士兵到城中将治病的药材都准备齐全,再下令征召城里的大夫到此集合。”
“我有一物,称之为口罩,可减少传染的可能,让士兵加紧赶制口罩,准备好足够的酒精消毒,这样一来,前去救治的士兵和大夫都戴口罩,预防感染,不必有染疾的担忧。”
听到刘璋已经想出办法,刘焉还是有些担心他们会被传染,出声道:“那也不必你亲自前去。”
刘璋见到刘焉这是怕自己有危险,自信道:“父亲不必担心,有了这些准备,孩儿不会染上疾病,况且这方法都是孩儿所想,实际应用非孩儿不可。”
“到地方后需先用高温灭菌,把这些人的衣物和随身物品都消毒,将传染源消灭。”
“将病情严重的进行隔离,其他轻微的病人治好后观察一下,身体无碍再让他们离开,这样治病是效率才高,多管齐下,才能将所有人迅速的治疗,若是元化你一人前去,何年何月才能将这些人都治好。”
听刘璋说完他的计划,华佗惊为天人,赞叹道:
“将军所虑深远,运筹帷幄之下将此问题解决,在下佩服,在下愿为将军效犬马之劳。”
华佗被震惊了,刘璋条理清晰的说出了周密的计划,从发现问题,查找原因,寻找方法,落实行动,每一步需要干什么都已经想好了,剩下的就是把事情落实下去。
刘焉全程都在听,有了解决办法后,脸色很高兴。他是发现了,无论什么难题,到刘璋的面前,都不是事,三言两语就能想出办法,解决难题。
刘焉见到方法很周全,按照这个方法做没有染病的风险,同意让刘璋他们前去。
那两千人现在还被封锁着,事不宜迟,刘璋立刻安排士兵准备好足够的马车,前去救援。
接到命令后,城里面的士兵马上行动起来,到城里面的各大医馆把大夫“请”到了州牧府前。
刘璋早已经换了一身铠甲,看着面前一百多名大夫,手放到腰间长刀上,急声说道:
“现在你们都被征召了,立即上车跟我去巴东郡。”
这些大夫傻眼了,这救治人员不是你们这些士兵该干的事么,把我们找过来干什么,我们也不能打仗,有人问道:“将军叫我等前来所为何事啊。”
刘璋不想解释太多,只说了一句:“现在巴东郡有伤寒患者,现在前去是为了给得了伤寒的百姓治病。”
这些人都是大夫,也都是知道伤寒是会传染的,现在一听要去治疗伤寒的病人,立马都找了各种各样的理由不去,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三国:这个刘璋强的离谱请大家收藏:(m.100msh.com)三国:这个刘璋强的离谱迷失阅读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